中国.上海
灌溉排水泵站一路走来历程
2019-12-04 08:36:46

  在中国,灌溉排水泵站分布广泛,数量和规模领先世界水平,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过去是靠人力、物力、风力等,现在是靠机械以及设备本身的动能,泵站从过去的单一功能到现在的多项功能也是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的。

一体化预制泵站.png

  我国灌溉排水泵站的发展,概括起来大致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1)起步阶段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时期为灌溉排水泵站发展的起步阶段。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推广改良人力、畜力水车。其中,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省份初步建成了一批小型泵站,这些泵站大多带有试点性质,所配套的动力多采用锅驼机、煤汽机或柴油机,采用电动机作动力的只占总数的1/6~1/5。到本阶段末,全国机电灌溉排水工程动力保有量达到40万kW。


  (2)初期发展阶段

  民国初期稳步发展阶段。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农机工业的兴起,为灌溉排水泵站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大范围的开始兴建中小型排水灌溉泵站,在1963年第一个大型排水泵站,经过一段时间后,中国多个省份开始陆续兴建排水泵站等。


一体化泵站.jpg

  (3)快速发展阶段

  到了六七十年代为灌溉排水泵站的快速发展阶段。农业发展被越来越重视,一大批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泵站工程建设速度快、规模大,但是,这些工程因为设备选型不配套、施工质量不可靠,建设之初就形成了“先天不足”,重建轻管又引起“后天失调”,导致工程整体效益长期得不到有效发挥。后期工作重点有所调整,在该阶段,除了新建少数重点大中型泵站工程外,工作重点以抓管理和技术改造为主。


  (4)更新改造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8年为灌溉排水泵站的管理体制改革及更新改造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初期,由于投资力度小,我国的泵站工程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各地只能开展以简单修复为手段、以能维持泵站开机运行为最低要求的技术改造工作。


  (5)改造升级阶段

  2009年至现在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为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及规范管理阶段。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与章程,启动实施了全国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更新改造工作,在全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建设等项目中,也安排了部分资金用于中小型灌溉排水泵站建设及更新改造,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灌溉排水泵站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一体化泵站厂家.jpg

  在城市市政工程水体处理方面,艾普西隆研发出了一体化泵站,一体化泵站的作用:用于不能依靠重力作用自行排污的地方,通过污水槽收集低于水道液位的废污水,以及远离市政污水管网和卫生设施排放的废污水,并借助污水泵的提升将污水输送到污水管网。主要用在防洪排涝、河道修复、黑臭水治理、雨水收集利用等海绵城市的建设中。


    标签:一体化泵站